APP
消息及时反馈,找工作速度更快
微信
关注微信公众平台
小程序
找工作更方便
手机站
手机求职更方便

您当前所在位置:职场资讯 >高校如何甩包袱做减法 从杭电“砍”11专业说开去

高校如何甩包袱做减法 从杭电“砍”11专业说开去

发布时间:2018-04-23

来源:中青在线

         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(以下简称杭电)获悉,在未来两年内,该校将停招信息工程、物联网工程、应用物理学、海洋工程与技术、生物医学工程、物流管理、市场营销、环境科学、经济统计学、编辑出版学、工业设计等11个本科专业。

  “这些专业占学校现有53个专业的20%左右。这也是学校第二次大规模叫停‘相对低效专业’。”杭电副校长徐江荣说。

  据悉,在过去5年,该校已先后有教育技术学、印刷工程、包装工程、智能电网信息工程、功能材料、应用统计学等6个专业被撤销或停招。

  2013年,根据学校特色类大学定位,杭电以专业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率、就业率、转专业率等指标为依据,开始对综合排名靠后的“低效专业”采取减少招生指标甚至停止招生的措施。

  最先“中招”的是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印刷工程专业,在2014年被红牌警告后停招。之后,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包装工程,连续3次因“低效表现”被黄牌警告,后于2016年停止招生。

  杭电教务处处长陈志平说,今年将要停招的11个专业,主要也是大数据分析“表现不够好”。

  据介绍,11个专业中有4个专业因“专业转出率过高”。如海洋工程技术专业,学生转专业转出率从2015年的42.31%上升到2016年的70.00%,到2017年转出率高达73.33%。同样,管理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,转出率也从2015年的21.88%上升到2016年的52.94%,再到2017年的60%。陈志平认为,连续专业转出率过高,是学生依据自身体验进行调节的结果,“说明专业魅力不够。”

  而11个专业中,还有4个专业是因为大数据显示“分流情况不理想”。如计算机学院的物联网工程,学校当初按照大类学科招生,大二时根据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实行分流,2015年有84人选择该专业,2016年是65人,到2017年下降到了14人。通信工程学院的信息工程专业,2016年大二分流时有39人选择此专业,但到2017年,只有4人选择。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林菲也认为,学生用脚投票,分流不理想,意味着该专业不受学生欢迎,有必要做出调整。

  “被叫停”专业中,也有是因为“就业表现不够好”。如材环学院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就业率,2015年、2016、2017年的就业率为88.89%、90.00%、95.00%,低于了全校97.17%、96.90%、96.88%的年度就业率。

  徐江荣认为,在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率、转专业率、分流率、就业率等方面,部分专业持续表现上不够好,就说明有调整的必要。在他看来,“叫停专业”也是学校建设特色类大学优化专业结构的务实考量。

  据悉,2014年在申报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时,杭电就以“特色大学类型”申报,并承诺“做强专业”。“专业设置上,有所为有所不为,才能集中资源攥紧拳头做强专业。”

  事实上,杭电此次叫停部份专业,除了大数据上的表现,从优化专业结构角度,也分几类情况。有的是在相似专业中做出取舍,如通信工程学院有信息工程、通信工程专业,在这俩“太相似”的专业中,根据大数据表现权衡之下砍掉了信息工程。也有的缺少优势、特色不鲜明,如应用物理学专业。“拿掉没有优势的,可以把资源聚焦到更强的专业上来”。

  还有的是深化对专业的认识后的主动取舍。如物联网工程在各类权威排名中,杭电的这一专业表现都不错。徐江荣说,设在计算机学院的物联网工程,虽然在省内乃至全国排名都很靠前,但这些年来越发发现“国内这个专业的知识体系很不健全”,“同在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很强,完全可以把物联网的内容纳入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,物联网工程的师资资源也可以充实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去。”

  最后一种砍掉的是社会需求不大和正在萎缩的专业。如市场营销、编辑出版学等。

  在高校大扩招、大而全设专业的背景下,不少高校都存在专业设置过多、过细的情况,采访中,不少高等教育的研究学者也已关注到这一点,并认为过度分散资源并不利于高等学校的专业建设。

  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长期研究高等教育的学者肖纲领认为,如杭电这般在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大幅度地砍专业,也是在主动卸下高校大范围扩招、大而全设专业时代留下的包袱。“聚焦基础好、有特色的专业是必然趋势,不仅杭电这样的特色类大学,综合类大学也有此必要。”

  肖纲领同时认为,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计划的启动,促使高校整体布局和学科建设有了新的方向。在这一轮新的竞争中,高校瞄准学科建设,聚焦人才培养,是核心要义所在。根据自身综合性还是特色性、学术型还是应用型的定位,裁撤某些学科,有利于学科优化与更新,避免高校“大而全”的同质化发展。

  “用‘数量减法’换‘特色加法’。”徐江荣称,无论做专业数量的减法,还是做专业建设的加法,目标只有一个,就是做强优势特色。他表示,下一阶段,学校还要砍掉至少5个专业,达到精减专业数量优化专业结构的目标。

 

【责任编辑:齐琪】